2010年11月30日

伍迪的淨土計畫_1

6fe54013jw6dbujlgt4goj

美國開拓史上,有個傳奇性的人物,叫蘋果佬Johnny。他的傳說很多,比較浪漫的版本,是說蘋果佬駕著輛篷車,浪跡於美國大西部。他的車上永遠有一桶蘋果,他就沿路吃蘋果,然後將果核丟在路旁。現在美國的野生蘋果,多半就是蘋果佬啃剩的蘋果核的子孫。

其他還有好幾個版本。但是蘋果佬的傳說,終歸是圍繞著一個核心:就是憑Johnny一己之力,改變了美洲大地的樣貌。

2010年11月29日

有必要磨碎蚯蚓當肥料嗎?

看到香港大公網今年10月15日的報導:學製蚯蚓肥料 港生大開眼界

最讓伍迪感興趣的是"收集原料就是做農活,如徒手將蚯蚓由地裡『拔』出,然後磨碎作肥料"。

這麼做的意義何在?

2010年11月27日

又一本探討生物炭的書上架了

在博客來發現了一本新上架的原文書<The Biochar Solution: Carbon Farming and Climate Change>。書名直譯為中文,大約是<生物炭解決方案:碳農業與氣候變遷>

看了書名,再上Amazon上看了一下供人試讀的內文。很顯然,在贊成與反對生物炭間,作者選擇了贊成的那一邊。

2010年11月26日

冰凍,堆肥(或養蚯蚓)的小撇步

其實這不算什麼大發現,從某個意義上看,其實它本來就是大自然顯露在我們眼前的智慧,只是人類眼睛被矇上了,沒有察覺。

話說有一回,看烹飪節目,聽到蔡季芳老師傳授的小撇步:如果怕煮出來的紅豆不會鬆軟的話,可以將泡過水的紅豆,拿到冰箱去冷凍後再煮開始的。

在花園裡「種」蚯蚓

協助創造一個有利於蚯蚓的環境,就像人們在蚯蚓繁殖場所做的一樣。這是種簡易,並且對生態友好的營造花園的方式。通過自然的改進土壤結構,蚯蚓消除或至少是減少對化學肥料和殺蟲劑的需要。
你把剪下的青草。樹葉或廚餘提供給這些蚯蚓,而不是送到垃圾掩埋場。作為回報,這些小農夫將會為你提供營養的腐植質------對一個花園或是盆栽植物都是完美的!
雖然多數的蚯蚓養殖方式都是將它們裝在養殖箱裡,但是我已經找到了不需要容器的方式,結果一樣,甚至更好。
以下是我在我的草皮與花園中實施的蚯蚓計畫:

2010年11月25日

隱士在日本

這應該是古代所謂隱逸之士吧!...我猜...

很多人,包括伍迪自己,都對在都市生活有些厭膩,不時會有田園將蕪胡不歸的感嘆!

2010年11月22日

生物炭的開場白

伍迪開始把眼光投注在「土地」時,因為懶,所以看到號稱以「無」為本的福岡正信先生的「一根稻草的革命」,光看前言,就看到鼓掌。

天底下,還有比甚麼都不做的農法,更合乎懶倒掉渣(香港朋友送給我的評語,實則我自評是「懶得掉渣」,也就是連掉渣都懶)的伍迪嗎?

2010年11月20日

北京開始養蚯蚓了

雖然兩岸可能在政治上還有點扞格。但是其實我們不需要懷疑,很多人性的需求,其實大家是共通的...

跟小花的對話

11142010017在高架橋邊,發現這顆用淺淺的泥,就開出花來的植物。
拿出手機,對著她...
花突然生氣了,藉著風猛搖頭...
「沒禮貌,怎麼能拍一朵沒有補妝的花咧?」
我說:「本來面目就很好看了,不需要擦脂抹粉!」
雖然是小小野花,也有虛榮心。於是改口:「有漂亮嗎?那,要拍漂亮一點喲!
但是花說話不算話,在按下快門那一霎那,又拿不定主意,想撇過頭!
於是,留下了這樣的照片!

沃土與堆肥-1

家附近,有個社區公園。

說是個公園,但是從伍迪臥室看出去,只看的見顆茂密的大樹,擋住了公園的大部分,其他的就是樹根周邊光禿禿的土地。

別被誤導了,以為是個乏善可陳的公園。其實從其他的角度,還是可以見到它花團錦簇的一面。

就一個社區公園而言,品味並不特別高,但也不算特別壞。恰如其分的...

2010年11月14日

從五行,亂談「土」這個東西

中國人講五行,也就是用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種特性,來概括萬事萬物。
看到這樣的開頭,先別慌,伍迪不是要寫篇算命的文章。(實說,也沒那本事就是了)用這個開頭,不過是「借題發揮」。
要借的題,是兩句話:「五行以土為貴」跟「四象五行皆藉土」。

2010年11月12日

伍迪入手的第一份養殖蚯蚓的資料

先說個小故事...
前陣子,我曾寫了份企劃書給某個基金會。是有關讓些弱勢團體,配合回收社區內餐飲業者對食材前處理的廢棄物,繁殖蚯蚓,再用蚯蚓糞,協助弱勢團體可以增加點財源。
可是最終沒有成事。
問題出在我沒有打算把販賣活體蚯蚓當作收入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