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這個捕蠅器,堪稱:
諸蠅的黃昏...
或者,
蒼蠅的無間地獄......
要配得上這樣「終極凶器」之名,當然必須要具備:
- 構造簡單
- 適合DIY
- 花費不高
- 不用照顧
- 效果宏大
- 經久耐用
- ......
- ...
那邊有位朋友問了:有沒有這麼誇張?
都說有圖有真相,但是光看圖怎麼過癮?還是來段影片吧!
相對起來,台灣的衛生條件還算是好的!
除非府上附近真有市場或養殖業者...還是其他孳生源在,不然要搞出如影片中那樣唬人的效果,好在親戚朋友前炫耀一把,也不見得那麼容易。
倒是伍迪常常在想,台灣有很多在非洲、中南美的志工團,農技交流人員。其實把這招學了帶到當地,一定會對改善蒼蠅漫天的情形,大有幫助。另外也能讓那些外國朋友,對台灣人的智慧,佩服的五體投地吧!
可是既然已經讓這麼多蒼蠅捐軀了,總該替它們想想,怎麼才能死的「更有價值」?
直接可以聯想的,當然就是做堆肥囉!
這可全都是含「氮」的材料,只要堆肥的溫度拉的夠高,應該可以把上面的病媒全都KO。
還有呢?
你看,應用這個原理,把它變成「自動餵食機」如何?
如果一周能抓10斤蒼蠅(5公斤上下),用來餵養雞、鴨或水產。不只是省了一筆飼料費;更是種將「不可攝取的蛋白質」,轉換成優質蛋白質的好方法。
這還不提養殖環境,本來就蚊蠅叢生。所以捕獲量,可能還會往上提高。
還有,用來作為餌的不管是魚肉或水果。上面一定會有蒼蠅的蛆。這玩意看起來可怖,但卻是優良的蛋白質飼料,還有提高抵抗力的效果。不信,你Google一下,蛆,空格,飼料。
那,「這麼好的東西」要怎麼做咧?
秉持「幻想科學裝置的」精神,伍迪一切工作,只在腦海中進行,而完成後,結構應該是像這樣的...
基本上,還是維持原創裡大部分的特色。紅字1所指的本體部分,是用蒼蠅鑽不出的細目紗網圍住。這不是硬性規定,只要是能透光,蒼蠅鑽不出去就可以。
上面加上一個懸吊的設施,方便把它掛起來。
重點是在紅字2那塊橫著架著的部分。這一定要用網子組成,但是一定要挑選網目粗的。至於要粗到甚麼程度呢?
第一,當然要蒼蠅鑽得進去。
第二,因為它是要放餌料在上面,所以不能粗大到非得用很大塊的東西,才能當誘餌。
如果拆掉一面,會像是這樣:
a)是將蒼蠅困在這裡,直到精疲力竭而亡的地方,不解釋!
b)是誘餌...
c)蒼蠅飛進去a的那個死亡空間的路線,也不解釋。
d)是蒼蠅跟蛆掉下來的路線。
嗯!蛆是哪裡來的?
當然是放在裡面的誘餌,騙到蒼蠅下蛋之後留下來的。
雖然有點噁心,但是現在餵蒼蠅養蛆,實在是360行外新興的一行。如果有志投入的人,可以回收這些誘餌...
但是一般人沒有這個野心,我們的前提也是把它當成養殖類的一種優質蛋白質補充。所以只要維持裡面有鮮嫩多汁的新餌,舊的餌放著讓它脫水,裡面的蛆待不住想逃走,就會由粗目的網孔中掉下來。即使有不肯就範的,輕輕一搖,抖下來就行了!
現在,不管你養雞養鴨或養魚...只要把它垂直懸吊在養殖區上方,就能繼維護環境衛生,又隨時會有「飛行蛋白質」,來為你的養殖事業進補了!
本來應該現在就收工了,但是因為友人飄過,提了兩個問題,所以,進入延長賽!
Q:蒼蠅用來餵家禽或魚,會不會不衛生?
A:如果是無菌室養出來的,當然一定沒問題!
自然界中的,可能有病菌或沾附殺蟲劑的疑慮...但是伍迪自己的觀察,像是鴨子,本來就會去啄停下來的蒼蠅。而且影片中,原設計人也是為了餵螳螂才抓蒼蠅,那麼小隻的螳螂都耐得住,體型更大的家禽與魚類,應該不會是困擾。
Q:你說舊的誘餌不需移除,那萬一蛆沒掉下來,先孵化成蒼蠅怎麼辦?
A:這個問題問的無腦至極。這個裝置是用來幹嘛的?就是抓蒼蠅的呀!
它沒有以蛆的形式掛掉,還是會因為抗拒不了身為一隻蒼蠅的天性,一直往上鑽,然後精疲力竭而亡呀!
好了,雖然是隨便胡思亂想。
但是誰有認識養殖業者,更好的是有認識那些會到貧窮國家進行援助做志工的?歡迎取用...
只要別忘了,告訴伍迪一聲,這個幻想裝置,脫離了伍迪的腦子,可不可以順利運作,那就無限感激了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