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29日

有必要磨碎蚯蚓當肥料嗎?

看到香港大公網今年10月15日的報導:學製蚯蚓肥料 港生大開眼界

最讓伍迪感興趣的是"收集原料就是做農活,如徒手將蚯蚓由地裡『拔』出,然後磨碎作肥料"。

這麼做的意義何在?

蚯蚓的組成80%左右是水分,剩下的主要是蛋白質,加上與它共生的細菌(主要是在腸道裡)...最後,還有它腸子裡沒消化的東西(你可以說那是土,或是加工到一半的蚓糞)

水分想必不是主要的原因,如果當地缺水成這樣,蚯蚓早就不能活了!更別說是反過來,抓蚯蚓榨汁,當作灌溉用水...

為了補充蛋白質嗎?看起來也沒啥道理。如果目的是這個,打兩顆壞掉的雞蛋或兩勺過期奶粉,應該比得過辛辛苦苦抓一公斤蚯蚓來攪和!

要說是為了它腸道裡面的細菌或未完工的蚓糞。可是它本來就在你農場的土裡面,把它挖出來再加回去,這一來一往,應該沒有多得到甚麼。相反的,活的蚯蚓配合它腸道裡的細菌,可以源源不絕的製造新的蚓糞來肥土,打成汁的蚯蚓可沒有這個功效。

哦!還忘了說,蚯蚓果汁也不會鬆土,那是只有活蚯蚓才會的本事。

更重要的是,活蚯蚓會生很多小蚯蚓,更是磨碎之後辦不到的。

那又兜回老問題了,這麼做的意義何在?是嫌蚯蚓繁殖的太多嗎?

紐崔萊墨西哥農場那些經驗老到的農夫,決不是無聊尋這些大學生開心!他們必定是曾在某次這麼做之後,得到良好的成果,所以就納入種植的作業程序!理論上看,那也確實是營養豐富的肥液。但是加計耗費的人力,與自己田裡損失掉那些蚯蚓可能的利益,這樣做真的划算嗎?

很資本主義的講,如果你有個競爭對手,你去偷挖它田裡的蚯蚓來這麼做,可能有損人利己的效果。但是說不通的是,這樣也未必比直接把偷來的蚯蚓直接野放在你家田裡好處更多呀!

一則舊的新聞,看的伍迪一頭霧水!留待高明者幫忙解惑。

附帶一提,新聞中的西蘭花,就是台灣的綠色花椰菜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