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上網查,每產生1公斤牛肉要耗用多少水,有人說1萬公升,有人說10萬公升...最誇張的,還有說是100萬公升。
數據差這麼多,哪一個是真的?就不研究了(呃,個人認為100萬公升,是真的太扯了)。不過畜牧業要花很多水,倒是沒什麼好爭議的!
在短期內,想讓大家都改吃素,以解決這個問題,無疑是太不切實際。可是水資源缺乏,又是一個確切的事實。那要怎麼辦咧?
幸好,我們有聰明的科學家,在牧場---嚴格的說,是在牛的身上---找到了豐沛的「水源」。
按照美國畜牧業者自己的估算,每頭牛每年要拉1萬加侖的糞便(約等於37854公升)。科學家分析之後,發現其中有百分之90都是水分。
因此10年前,密西根州立大學在該州East Lansing地方,試驗一種用來處理畜牧產生糞尿的McLanahan營養分離系統,雖然不能從石頭裡榨出油,卻能從牛糞中擠出水(當然,是高品質的水)。
所謂的McLanahan營養分離系統,跟傳統的沼氣池一樣。都利用厭氧菌來分解糞便,收集可以用作能源利用的氣體。然而在附加了空氣分離、微細過濾與逆滲透等機制後,它甚至可以從糞便中分離出清水與其他成分。
針對水這個部分,目前可以做到從糞尿中回收百分之50的乾淨水,下一步希望能達到百分之65。也就意味著,光從每頭牛的牛屎中,每年可以約回收19000到246000公升的水。
不單是水,在將水分離的過程裡,同時還會瀝出其他廢物(當然,若能善用的話,全是資源)。其中之一,就是俗稱阿摩尼亞的氨。
氨,不只是造成糞便異味的原因,散佈到環境中,更會形成汙染。但另一方面,要製作肥料,這又是不可或缺的原料。
聽起來很不錯!不過無論你是想吃到這樣養出來的牛,或者...呃,嚐嚐這樣過濾出來的水,會不會比較可口?都得要等等。
因為,他們的目標是在今年底,才會開始商業化推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