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月4日

進步的尺度

對「有機」有點興趣的人,應該沒有人不知道種出奇蹟蘋果的木村爺爺吧!

木村先生最近一本譯成正體中文的新書中,說了一句話:

"所有新事物並不一定都是正確的,相反地,古老時代的經驗往往才是真諦,是經過實踐所證實的"

這段看似反「新」擁「舊」的話,其實深究起來,並不反智。

它對新、舊的描述裡,用了「不一定」與「往往」這樣空間 ,沒有全盤倒向某一方。(當然啦,伍迪看的是中譯本,不能確定日文原文是否亦復如是)。但是糾結在新舊之間,就很容易忘記話中真正的重點:經過實踐所證實的!

實證精神,本來是科學所強調的!但是根據一個新的物理理論,預測若干光年外的星球存不存在,錯了充其量就是揉掉計算紙,重新再來。然而,要把一個新東西,放進大自然,可不是說收回就收回的!

科學研究的成功,是一項一項變數分門別類的加以控制,然而自然界中,變數是無窮的,多得是研究者意料之外的環境條件;科學研究的觀察,是在針對有限的時間,確認其變化,然而自然所計算的時間,不只是百年千年這麼大,而是無限大。

無窮的變數加上無限的時間,讓我們必須對於所謂「新」,戒慎恐懼。因為只要一點點偏差,就可能跟我們預期的天差地別。

最近看到了一份資料,是美國的科學家研究奈米級的氧化鋁會對土壤產生甚麼樣的影響。雖然研究的時間,不足以顯示長遠的影響,但是科學家注意到,微米處理(約50~200微米大小)跟奈米(11奈米大小)處理後的氧化鋁,後者出現前者所沒有的,對蚯蚓生殖能力的影響。兩者都會讓蚯蚓,產生趨避現象。

換言之,在我們理解將氧化鋁奈米化之後,對環境可能的衝擊之前,我們已經在使用這個東西了!而且適用的範圍還不少,包括塗料、助燃劑...等等軍事或商業用途。雖然有這樣的實驗報告,但是恐怕也無法一時禁絕,它會繼續在大氣,土壤中散佈,直到有一天,許多許多實驗告訴我們,人類會是直接的受害者為止。至於,是不是會無端害死很多蚯蚓,或其他自然界的角色,間接的讓人類遭受損失,暫時不會被考慮。

其實前幾年,正當奈米科技被喊得震天響的時候。其實很多科學家就注意到,任何我們已知的物質,經過奈米化處理之後,物理性跟化學性都會因此而轉變。然而我們人體的設計,本來是為了攔截自然界中,體積較大的毒物分子。許多為了工業需求而奈米化的材料,本來就對人體有一定傷害,經過奈米化後,幾乎可以長驅直入的進到人體的重要器官。即便本來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的東西,也會因為作用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變大,反應變的劇烈,而可能產生危險。

2006年,就有科學家提出警告,廣泛用於化妝品中的鈦成分,在奈米化處理之後,可以輕易地穿越大腦的屏蔽,造成包含帕金森症(Parkinson's disease)和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's disease)的危險。(Long TC, et al. Envir. Sci. Technol, doi:10.1021/es060589n (2006))除了腦部,除了鈦這種原本我們以為安全的金屬以外。其他經奈米處理的金屬,因為體積很小,可以穿透到達人體許多器官,對皮膚、骨骼、肝臟、肺臟和腎臟等造成傷害。

在實驗室之外,曾有77名德國人因用了奈米技術加工後的廁所清潔噴霧劑,引發嚴重呼吸問題、甚至肺水腫而送醫,便是因為這些奈米處理後的極小分子,吸入肺部後的過敏或毒性反應。

在科學不那麼昌明的時代,衡量進不進步,就尺度而言,只能追求大,更大...。而當今時今日,有能力追求微小,乃至更加微小。不能不說是里程碑。

不過擁抱這種對尺度的追求,真的是進步嗎?還有待時間來證明!

沒有留言: